| 索引号: | 12370831494136281L/2020-133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机构: | 泗水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
| 成文日期: | 2020-09-30 | 废止日期: | |
| 有效性: |
对泗水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0904038号《关于落实农业发展政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议》的答复
对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0904038号
提案的答复
张辉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大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推广力度,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培育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村级农机大院,健全农机服务体系等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接到提案后,我中心高度重视,分管主任立即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先后到山东泉园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维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新农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开军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以及有关镇街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2020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泗水县农机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全力攻坚、全面提升”总基调,着力攻坚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示范推广;培育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农机化质量效益提高等工作。聚焦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的补短板、强弱项,抓创新、求突破,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泗水县农业机械化升级版,为全县“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大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推广力度,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泗水县农机中心2019年创建了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一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得到有效提升,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了99.49%、96.19%、67.95%。二是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共建设植保中心7处,示范服务面积11856公顷,全县拥有高效植保机械128台,其中自走式喷杆喷雾机48台,植保无人飞机80台,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67.79%;三是烘干机械化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共建设粮食烘干中心3处,拥有谷物烘干设备20台套,烘干能力达780吨/天,其中,300吨/天烘干塔1台套,30吨/天低温循环烘干机13台套,15吨/天低温循环烘干机6台套,全县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61.18%。四是推广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对植保中心、烘干中心、花生生产中心进行专项建设补助,形成了以县农机中心为核心,以镇街为支撑,以植保、烘干、花生生产三大中心为示范点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共建立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处,示范服务面积达2800公顷,辐射带动全县全程机械化种植面积14000公顷。2020年泗水县农机中心开展山东省政府“两全两高”示范县创建工作。
(一)科学制订农机推广规划。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亲自对机具实验对比,做好机械的选型定型,耐心听取广大农户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和建议,形成准确的农机需求的数据信息。
(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大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示范推广。充公利用好广电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抓好农机化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用足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过农机购置政策的实施,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新型大型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步伐,推动农机化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三)加强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依托农机化学校培训基地,开展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技术人员逐个乡镇进行了保护性耕作培训工作。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借助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演示,来加大新型、大型智能型农机具的推广。
二、培育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村级农机大院,健全农机服务体系
目前,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到40家,入社社员803人,注册资金1.36亿元,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超过50万亩。2017年至2019年,通过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共有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及市级财政扶持,全县共创建农机专业示范社省级3家、市级4家。下一步继续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与扶持力度,鼓励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村级农机大院目前由于农村土地改革不到位,局限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利用农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只是浮于表面,许多村集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农机开展建设,目前村级农机是农机大户开展当地农机作业服务。
(一)在培育上择优发展。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把扶持较大规模、较强服务能力、有较好社会影响的农机大户作为扶持重点进行培育,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长效机制,以此推动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二)在经营上培养引导。在运行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服务功能上实现多元化,经营上走市场化的路子,不仅引导其开展田间作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机械维修、新技术推广等服务项目,推动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需求为出发点,以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合作社的优势业务,组织成员开展各种作业,以经济效益带动发展和建设,让农民看到合作社带来的实惠,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合作社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在发展上政策倾斜。积极协调与各部门合作,为农机户提供作业或需求信息,积极争取项目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给予补贴。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以农机项目的建设来带动合作社的建设。
三、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作业便利程度。积极向县政府建议在涉农资金整合应用时,针对我县丘陵地区,地块较小、田间道路设施落后等问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农业作业市场需求,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按照道路通畅、田地平整、沟渠连通,地块成方的要求,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要以农村土地确权为契机,整合土地资源,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改造,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在“地适应机”上下功夫,提高农机作业的适应性。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土地改革不到位。经济转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等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受历史、宗族、人际关系、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资源缺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错综复杂,建设村级农机大院整体推进难度较大,需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彻底改善村庄面貌,迫切需要上级加大对农机化建设的政策、资金倾斜,整合各方资源,确保农机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突出作用。
(二)农机化经营组织建设资金紧缺。由于我县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服务领域越来越宽,随之机械购置、库房建设、土地流转等资金投入巨大,各农机化经营组织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虽然部分单位已申请“鲁担惠农贷”,但由于申请程序繁琐,放贷周期长,不能及时发放,急需信贷和县级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
签发人:
联系人:王庆宝
联系电话:15689773156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督考办。
来源:泗水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