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沟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4-01-22 14: 47
【字号:
浏览次数:

县委、县政府:

2023年,柘沟镇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法治建设推进有力

1.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把法治建设工作融入全镇工作大局,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对法治建设中涉及的重大问题、重要环节、重点任务,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和亲自督办。

2.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年度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规划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报告,落实保障工作经费。及时与本镇法律顾问研究涉及法治建设工作事项,推动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法考核制度,开展好党政班子的述职述法活动,推动法治建设述职述法报告制度化、常态化。

3.坚持理论学习,把准依法治镇工作方向。柘沟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题学习,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发挥头雁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通过举办宣讲、悬挂标语等方式,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学习氛围。同时指导加强村级“两委”干部重点学法,邀请专家学者和法律顾问对全镇机关干部、25个行政村的“两委”干部进行授课,以案说法,带动学法热情。

(二)推进民主法治机制,行政决策规范有序

1.加强决策前把关,建立法律审查制度。对于决策事项涉及法律问题的,需提交镇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对不进行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法的,坚决不提交班子讨论决策,防止决策随意性,减少决策失误率。

2.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制订镇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镇党委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完善了重大决策论证、公示、督查制度。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主要负责人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度,依法决策,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镇党委、镇政府规范运作。

3.重视法律顾问作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和重要行政行为的作用。凡涉及重大法律事项,必征询法律顾问意见,为依法决策、行政执法、依法办事提供法律意见。2023年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审核修改重要合同及法律文件24份,协助处理复杂信访案件3件。此外,配备3名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打造出全镇法治建设一盘棋的发展局面,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机制。

(三)着力提升执法能力,执法工作有为

1.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综合行政执法规范。严格按照机构改革相关要求,成立镇综合执法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7名,建立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明确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职责。

2.高度重视执法人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及法律知识培训,夯实执法工作基础,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2023年以来组织参加培训10次,开展综合执法活动20余次。

3.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执政的规范性、合法性,减少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四)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普法依法治理有招

1.加强“法律明白人”培养。为培养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认真开展“法律明白人”推选和培训工作,共组织推选了法治素养较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125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并开展了4次业务培训,切实推动了基层社会法治化。

2.以点带面,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在前期全镇7个村成功创建“民主法治村”基础上,积极开展民主法治创建“回头看”,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推进法治乡村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3.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印发《2023年柘沟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障宣传日、“4.15”国家安全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开展法治宣讲及法律咨询主题活动。围绕民法典、文明促进、农村法律等内容,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2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举办法治讲座6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300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营造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4.建立健全干部学法机制。年初制定干部学法计划,深入围绕宪法、农村基层自治、民法典、行政执法等重点内容开展学习,全面提升干部法治素养。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按计划举行镇政府学法会议。干部职工集中学法、参与学法考试,参与率、合格率达100%。

(五)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落实有方

1.法律进企业,助力民企发展。与园区企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建立了服务对接机制,组织律师团常态化送法进园区企业等活动,提供法治宣讲、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了解和帮助解决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法律问题,助力中小微企业和涉农经营主体化解风险。全年共走访联系企业30余家、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67家,开展法律交流咨询、法治宣讲等50余场次。

2.法律进村,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在乡村治理的重要参谋作用,引导村(社区)律师积极为村(社区)提供法治体检,参与审核修订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起草审查民事经济合同,为重大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决策提供法律意见。

3.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一是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开展重点时间节点“领导接访日”,完善改进接访劝返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答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着力提高信访生态指数。保持信访维稳平稳可控局面,加大对重点人员的稳控力度,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二是实行定期排查,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举,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调处,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每周不少于开展一次纠纷排查,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重要节庆日等敏感时期,开展集中排查和不间断连续排查。三是实施领导包案。对排查出来的社会重大不稳定因素或热点、难点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四是加强完善镇村调解机制,对矛盾纠纷及早介入调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注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有效提高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

二、存在问题

(一)普法措施不多,效果不明显。法治宣传存在盲区死角,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普法形式单一,运用新媒体少,不具备吸引力,对领导干部、青少年、致富带头人、农民等重点学法对象没有做到“分类别、多层次、全覆盖”,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依法行政能力不强。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不高;镇综合执法办公室执法设施不全,没有配备执法记录仪等专业的执法设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较弱,执法能力不强。

(三)尊法学法守法氛围不浓厚。部分村务公开栏缺少法治宣传内容,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思维未真正有效落实到位。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内容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要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专题党课、邀请专家专题辅导等方式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学用结合。

(二)强化组织保障。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部署要求,制定法治建设方案,对相关任务进行分解,紧扣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对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性部署安排,建立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有效运行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提升法治建设工作成效。

(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加大执法证的考取力度。注重围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增强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委政府工作,提升党委政府公信力,充分释放法律顾问作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四)提升宣传质效。按照“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对重点学法对象法治宣传教育,普遍建立法治文化阵地,紧抓传统节假日等普法时点、宪法宣传日等普法节点、留守老人儿童等普法重点、“三农”适用等普法要点,全方位推进法治宣传,快速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来源:泗水县柘沟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