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泗水县气象局上线文字实录

时间:2024-08-15 10: 35
【字号:
浏览次数:

主持人:【“倾听百姓心声,接受群众监督”,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泗水县融媒体中心泗水广播电视台正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我是节目主持人晓彤。今天上线的嘉宾单位是县气象局,带队走进直播间的是县气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李景龙。如果您在关注我们节目的过程中,在涉及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行政执法等方面有什么需要咨询或反映的问题,欢迎拨打我们栏目的热线电话4321123,4231711,说出您的诉求 ,您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泗水融媒公众号”,关注我们节目的微信平台,或者下载爱泗水客户端到问政留言板块进行留言,我们会随时关注您的问题,并在节目中请相关单位为您进行解答。现在坐在我身边的就是县气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李景龙,您好,李局长,欢迎你做客我们的节目跟大家进行互动和交流,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李局长:【好的,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做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也借此平台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县气象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对我县的气象事业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各界朋友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对各位听众朋友的提问,我们将认真负责地给予解答。】

主持人:【今天同时做客直播间的嘉宾还有县气象局副局长 张亚飞,防灾减灾科副科长刘欢,也欢迎你们做客直播间,倾听百姓心声,接受群众监督。听众朋友,如果您在关注我们节目的过程中,在涉及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行政执法等方面有什么需要咨询或反映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我们栏目的热线电话4321123  4231711参与到节目当中。李局长,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面对的防汛抗旱减灾挑战也在加剧。咱们气象局也是主动融入了防灾减灾救灾全过程,发挥了气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接下来您简要介绍一下咱们气象局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吧。

李局长:泗水县气象局是垂直管理的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受济宁市气象局和泗水县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山东省气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依法履行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各项职责,组织完成气象行政执法工作,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综合观测业务和天气、气候、人工影响天气等业务服务任务;负责本县的防雷减灾和升空系留气球的安全督查及行政许可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预报管理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以及农业气象预报。

近年来,泗水县气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济宁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气象预报服务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大力提高气象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完善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县气象局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全力做好汛期、春运、农事、节假日及突发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服务,高度重视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全程保障,适时开展加密跟进式精细化气象服务。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当发布台风、暴雨、大风等红色预警信号时,我局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群组等现代通讯手段,积极向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开展“叫应”服务,为我县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部署指挥调度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在全县防汛抗旱、安全生产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今年4至6月份高温干旱天气,我局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5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改善土壤墒情、降低火险等级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全县建有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6个,土壤水分观测站1个,拥有自动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1套,卫星接收站1个,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正逐步健全完善。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泗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泗水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嗯,那李局长,针对前一段时间泗水的一个极端天气的变化,您能不能给听众介绍下具体情况呢?

李局长:【好的,主持人。今年以来,天气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截至8月14日,全县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年累计降水量1018.9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495.7毫米。其中,1月、3月到6月降水较常年偏少,2月和7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6月份,我县迎来了大范围高温天气,35℃以上高温日数长达18天,最高气温达到40.6℃,出现在6月13日泉林镇。而降水量为19.2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88.8毫米偏少69.6毫米,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7月份降水日数多达17日,月累计降水量831.4毫米,是历年同期的四倍,日、旬、月降水量均突破1959年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7月5日至6日,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切变线共同影响,我县出现暴雨到暴雨天气过程,全县平均降水量达到了84.9毫米,局部超过了100毫米。7月7日,我县再次遭受短时强降雨袭击,泗水国家基本气象站日降水量249.7毫米,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其中4个乡镇区域站日降水量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7月19日至20日,我县再次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县平均降水量206.7毫米,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大风。

主持人:【好的,李局长,刚才您提到了今年春季干旱少雨,6月份呢也确实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想问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多进行人工增雨吗?人工增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气象条件呢?】

李局长:【好的,这方面的情况由副局长张亚飞介绍一下吧。】

张亚飞:【每当干旱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如果气象局能够人工增雨就可以缓解干旱,今年上半年我们也是通过泗事通平台转办给我们气象局诉求1件次。群众诉求涉及问题主要也是上半年镇村耕地干旱,希望人工降雨,其实准确的来说呢,应该是人工增雨而不是人工降雨。当然,对于旱情我们也是高度重视,前面李局长也讲了,今年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成功开展了5次人工增雨作业。

为什么不多增呢,主要是因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需要合适的天气条件。首先我们要知道,人工增雨是指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向目标云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增加云内冰晶浓度以引发云层降水或增大其降水强度,从而影响云物理过程,实现增加地面降水量的活动。在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这个厚度一般是大于2公里,而且,云里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度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通过地面火箭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但是,通常在大旱期间具备人工增雨的天气过程也相对较少。没有这个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况下,这种微物理条件有时不具备;有时虽然具备但又不够充分。此外,人工增雨作业时还需要向空军航管部门申请作业时间,也就是“空域”,因为增雨火箭弹的射高为六千米,随意发射会对飞机飞行产生巨大安全隐患。有时水汽条件很好,但空军因为有飞机飞行而不批准作业,时机就会被耽搁,甚至浪费,这是我们不能掌控的。所以每次增雨期间,我们的作业人员一般都需要等候个把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因此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实施人工增雨。

主持人:【好的张局长,那人影作业会不会把雨“截流”,使下游地区降雨量减少?】

【张亚飞】:遇到大范围降水过程,云中所含的水汽是不断补充的,云系随上升气流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每次降雨过程中,云中的水汽都是充足的,在一定距离之外,下游降水的云体往往不是上游催化的云体。云体不断生消更新,不会像河水那样,上游截留,下游就会减少。

国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区的下风向地区,降水量同催化区一样是增加的。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上游地区的人工增雨会减少下游地区的降雨量。

主持人:【好的张局长,除了刚刚我们说的高温干旱,泗水也同时出现了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天气,我们也从新闻了解到菏泽等地也是出现了罕见的龙卷,这些情况应该是属于强对流天气,那关于强对流天气的具体情况以及强对流天气时应该如何防范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张亚飞:【好的。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强雷暴、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是多种灾害性天气同时出现,这种天气发生突然、历时短、天气变化剧烈、风向突变风速猛增,往往造成很大的破坏,比如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毁,通信、交通、电力等社会公共设施受损,严重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针对强对流天气,我们气象部门可能会发布预警或预警信号,大家收到预警后,要及时地做好应对措施。

发生强对流天气时最好减少户外活动,在室内躲避。如果在室外,遇到雷电时,应立即寻找庇护所,如装有避雷针的房屋、钢板混凝土建筑物、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等;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不要站在高树林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不要靠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同时,应尽量降低重心,并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此外,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不要赤脚行走。遇有强降水,城市发生内涝时,应该提前知晓并避开短时间内可能快速产生积水的地方,如立交桥下低洼地带、过街地下通道等,遇此地段应当选择绕行。

主持人:【那张局长,近几年经常在预报预警服务中看到或者听到“短时强降水”这个词语?那么什么强度的降水才能称为短时强降水,他和暴雨有区别吗?】

张亚飞:【短时强降水,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比较常见,多出现在强对流多发期,尤其是汛期出现的更多,它指的是1小时内某地降雨量超过20毫米的降水,用来说明短时间内的降水强度。如果天气比较复杂、降水强度比较大,我们会在预报预警服务中提到伴有短时强降水,或者是说1小时最大雨强是多少。今年咱们泗水的1小时最大雨强是79.9毫米,出现在气象局。而24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5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被称为暴雨,按其降水量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至99.9毫米为暴雨;100毫米至249.9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不一定形成暴雨,同样,暴雨过程也不一定包含短时强降水。举例说,某地10分钟内出现20毫米的降水,降水强度相当于1小时120毫米,24小时内再没有出现降水,这是一次特强的短时强降水过程;如果某地出现了一次24小时持续性降水过程,降水强度只有5毫米/小时,24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120毫米,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大暴雨过程,但是没有出现短时强降水。这就是短时强降水和暴雨的区别。】

主持人:【好的,接下来想问一下刘科长,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主要是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能跟我们说一下它的重要性么?

刘欢: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比较性、准确性,关系到天气预警预报、气候(变化)预测预估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随着近年来经济、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气象探测环境遭到了破坏,很多观测站被迫搬迁,这就对气象数据的代表性和延续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都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气象台站的迁建规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针对我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希望全社会都能提升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意识,自觉维护、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气象部门也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确保气象探测设施和探测工作的正常、稳定、可靠运行。

主持人:【最近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刷到一条内容,说是一个市民自己在家里装了一个气象仪,收集到的气象资料外泄被处罚。所以说个人购买设备采集气象资料是违法的吗?什么内容算是气象资料呢您继续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刘欢:气象资料是指使用各种观测、探测手段获取的地球表面和地球大气的状态、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的记录,包括降水、温度、风力风向、地面结冰、太阳辐射、酸雨、空气能见度等多种要素,以及以此为基础,通过各种技术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生成的各类衍生和加工产品。气象是信息也是资源,气象资料除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外,在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气象资料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安全和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购买设备采集气象资料,我国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及其他从事气象探测的组织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所获得的气象探测资料。

《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明确:未经许可,不得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

《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要求: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新建气象台站,应当执行气象台站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规范,投入运行后三个月内应当报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气象数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在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自愿将其成果纳入气象数据评估认证管理。

因此,依法依规进行气象观测,是法律所允许的。

广大公民和组织在开展气象探测活动时,也要时刻绷紧国家安全之弦,有效保护气象探测数据,不得为境外非法采集和跨境传输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数据。如发现非法涉外气象数据探测活动,可通过12339举报受理电话、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平台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或通过其他方式向气象部门举报。】


主持人:【感谢刘科长的解答。下面的时间让我们稍事休息,进段广告,广告之后继续进行下面的节目】

主持人:【欢迎回来,听众朋友,您现在关注的是泗水县融媒体中心泗水广播电视台正在直播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今天上线的嘉宾单位是县气象局,带队走进直播间的是县气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李景龙。同时做客直播间嘉宾还有:副局长张亚飞、防灾减灾科副科长刘欢,如果您在关注我们节目的过程中,有什么需要咨询或反映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我们栏目的热线电话4321123  4231711参与到节目当中。李局长,我们都知道,气象局除了日常的天气预报,还负责防雷安全监管,请介绍一下咱们是如何开展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

李局长:这个问题有请刘科长来回答。

刘欢:好的主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规,泗水县气象局依法依规承担对全市权责范围内易燃易爆场所、加油加气站等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防雷安全重点单位按照规定,每年应进行两次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检测,并对雷电防护装置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依法履行防雷安全主体责任。

今年呢,全县行政区域内共检查防雷安全重点企业43家,实现了执法检查全覆盖,同时根据各单位实际检查情况,共下达问题整改通知8份。按照要求,后续我们同样会继续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坚决督促各相关单位限期完成整改,全力保障我县防雷安全领域形势稳定。

主持人:【现在正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在暑期,我国各个地方主要出现的气象灾害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可能存在的气象灾害呢?请李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李局长:【进入盛夏,夏季风盛行,南方暖湿气流强劲,只要北方冷空气不间断地向南入侵,势必会带来风雨天气。因此,七八月份的暑期,主要出现暴雨、台风、强对流、高温等几类气象灾害。 

作为游客,规避风险的最重要做法就是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尽量避开灾害天气影响时段。如果在景区,应该及时与当地景区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以得到救助。

具体来说,在避险常识方面:在山岳型景区游玩时,碰到打雷天气,尽量不要到山顶上去,不要坐缆车;不要脱离景区规定路线,避免山洪,泥石流的发生。当遇到滑坡时,首先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果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当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切不可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更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主持人:【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气象局李景龙局长一行做客我们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节目之外也欢迎拨打我们栏目的电话4321123,4231711,继续反映问题,您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搜索“泗水融媒公众号”,关注我们节目的微信平台,或者下载爱泗水客户端到问政留言板块进行留言,我们会随时关注您的问题,并在节目中请相关单位为您进行解答。下期要上线的嘉宾单位是县邮政管理局,同样期待您的参与,主持人徐晓彤,导播肖宇 孔珂,摄像乔帅 节目监制郭春雪 感谢大家的关注,下期再会!】

 


来源: 泗水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