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经济开发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开发区的中心工作,创新观念,与时俱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园区、法治园区、和谐园区”建设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责任
开发区领导高度重视学法用法工作的开展,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法用法工作,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保证学法用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担任组长,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法治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的协调和落实。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人、联络员和宣传员,完善的组织机构设置,保证了开发区法治宣传教育的有序、高质开展。聘任品誉律师事务所主任司衍明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防患法律风险。
二、突出学法用法,推进法治落实
(一)狠抓学习成效。加大开发区干部职工学法力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文件、参加普法考试、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把领导干部学法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税法》等,从而提高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水平。引导干部职工学法。坚持以周五学习、支部集体学习为契机,注入法律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宪法、专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和经济法等业务法律。
(二)扎实开展干部集中整顿工作。组织开发区民营企业家恳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家心声,梳理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作风问题;落实“一线工作法”,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听取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为开发区营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三、落实普法责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园区经济迈上新台阶。开发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2亿元,营业收入95亿元。1-10月份税收2.57亿元;预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元,增幅达到50%以上,实际到账外资3562.58万美元。
(二)主导产业聚集新动能。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形成健康食品、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特色产业,“211”主导产业企业达到68家,工业总产值预计占园区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深入实施强企方阵、产业链延伸、技术改造、金融助力企业“四大攀登行动”,1-10月份向9家企业兑现优惠政策2503万元。泗水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
(三)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赴深圳、厦门、江西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与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无人机协会、中绿食品、江西煌上煌食品等上市公司对接,推进电子信息、包装印刷、食品饮料等10个在谈项目。参加国际包装印刷展会、食品展会6次,成功举办2024泗水(深圳)“双招双引”恳谈会。1-11月份,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
(四)招才引智激发新活力。打造科技服务平台,2024年创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6个;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增发明专利121项。积极引育高层次人才,推荐2个人才项目申报国家级人才工程、5个人才项目申报泰山人才工程、2个人才项目申报“创业齐鲁 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
(五)项目建设展现新成效。全力推进开发区在建项目19个,其中,新开工重点项目8个,盘活低效闲置用地项目11个。每个项目均安排1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包保,靠上服务。顺利完成磐博光学材料、林宝药业中药材加工等市观摩项目,取得全市排名第7的好成绩。全力推进华颂预制菜、泰乐生物、中科鼎信等项目建设。多利、医疗器械、香誉久、信佳伟业、轨道交通、鸿毅食品、信雅纸塑、国粮油脂等11个低效闲置用地项目正在建设。
(六)园区建设展现新面貌。开发区规划建设标准厂房项目7个,总建设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面积18.7万平方米。智能制造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产城融合产业园、立国美合科技产业园等4个园区正在建设;机床附件产业园完成选址勘界和规划设计。完成泉丰路挖补罩油和圣源大道北段绿化。完成规划二路(泉济路)、金工二路工程招标工作。针对汛期强降雨期间道路积水问题,完成圣昭路涵洞建设,谋划推进泉济路、泉音路、圣源大道排洪沟清淤修复和泉兴路、圣和路排水管网更新工程,提升园区排水抗涝能力。
(七) 安全环保取得新进展。一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坚“回头看”专项行动等4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派出检查人员430人次,检查相关企业/单位215家次,共发现问题336项,已整改332项。开展专家查隐患活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培训,培训企业160家。二是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国二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已实现动态清零,实现国三及电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全面置换。检查工业企业堆场、除尘设施使用情况、废气治理设施共450余家次。开展异味专项治理,6家重点企业在线检测设施安装及在线监控安装,32家企业现已全部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涉及危废企业共85家次,发现问题4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宣传教育不够入脑入心。在切实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中,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深入企业程度有限,需要更多开展立体化、互动式的法治宣传,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面对经济发展新需要,普法教育还存在短板,没有更好的结合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进行创新性普法宣传。日常法治宣传、讲座内容陈旧,未能与时俱进,造成了普法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仍需加强入企入户走访。
(二)法治思维不强。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观念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上,还不能很好的结合法律政策进行化解,影响了工作推进成效。
(三)法律顾问作用需加强。法律顾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宽,法律顾问的把关、风险评估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重大决策咨询、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诉讼等方面征求法律顾问意见的意识需要加强。
(四)法治建设方面力量不足。法治建设需要众多人力物力的支持,开发区缺少既熟业务又懂法的工作人员,仍需要挖掘培养法治人才,充实法治建设队伍力量,让法律法规解读更加精准,法治建设声势更加壮大,普法宣传教育更具渗透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实领导干部学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每月党日活动等多形式开展用法学法,把学习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结合开发区实际,健全法治宣传组织领导机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纲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以上率下,带动各级干部学法、尊法、守法,制定学法安排及法律知识测试,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律化解矛盾,落实开发区管理要求的能力;明确普法重点任务、重点对象和工作要求,发挥园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作用,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实践,注重运用法治宣传栏、普法讲座、网络媒体、法治文化阵地等多种载体开展全方位普法宣传,结合开发区实际,更多地宣传贴近群众(如民法典、劳动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促进开发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充分运用宣传手册、窗口业务大厅电子显示屏、电视屏等多种媒介及时向群众普法释法。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讲、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刻以治安防范宣传、普法宣传、《条例》宣传、禁毒宣传等内容为重点开展宣传工作,积极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不断夯实园区企业法治基础。加强法治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园区企业负责人及法务人员参加法治培训班,邀请法律专家进行授课,讲解最新法律法规,提升企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推广法治示范企业建设,通过树立一批法治建设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其他企业学习借鉴,共同提升园区的法治化水平。
(四)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明确职责,全面落实“谁服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及时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由开发区纪工委牵头,组成督查队伍,采取实地走访调查、个别谈话、暗访抽查等方式,定期就园区法治建设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结合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树立正面导向,引导干部职工学先进、学典型,对照其他开发区法治建设工作找差距,集思广益。
来源:泗水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