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时间:2025-02-10 17: 50
【字号:
浏览次数:

2024年,泗水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立足“一个统抓,五大职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有力推进。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法治泗水建设纵深推进。一是坚持理论指引。部署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要内容,并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不断提升。二是科学谋划部署。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巩固和拓展“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法治为民实事评选活动,全县评选15件“法治为民实事”,泗水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入选“济宁市2023年度法治为民实事”项目。三是深化落实机制。深化全链条闭环述法机制,全市行政执法专项述法观摩现场会在泗水召开,司法部法治督察局调研组列席现场观摩泗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专题述法会议。深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将法治督察纳入县委巡察计划,完成对全县27个县直部门单位的法治建设专项督察。

(二)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备案审查工作高质量开展。公布《泗水县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6次。审查重大行政决策1件、县委文件9件、政府议题235件、政府用印384件、政府合同43件。开展专项清理工作6次,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修改3件。持续推进镇街合法性审查全覆盖,13个镇街全部启用系统流转重大事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报备率、及时率、公布率均为100%。二是行政执法监督成效明显。制定印发《泗水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深入查纠整治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以及违法违纪问题。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在济宁市行政执法培训考试云平台的培训率合格率达到100%。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持续开展行政处罚案卷“十佳十差”评选活动,执法案卷质量不断提升。三是规范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全县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59件,审结案件(包括结转)137件,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增长48.6%。全县行政诉讼案件共52件(仅包含一审案件),开庭审理11件,审结2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连续六年保持100%。四是普法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612名助力法治乡村建设。组织全县3370名泉乡普法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法治进乡村”“送法进企业”等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提供精准便捷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高标准打造“一区一带多点”集群、村(社区)级法治文化广场、“幸福食堂·法治小院”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1132个,积极组织开展“游公园 学法典”“12355·彩虹伞千名律师送法进校园”“070”勇敢者行动等法治学习实践活动150余场次。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法律知识70余期,打造“指尖上”的微宣传、“掌心上”的微平台。

(三)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严格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今年以来,办理免罚轻罚案件120件。二是做好全省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试点实施工作。探索实施涉企行政执法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适用该制度办理案件22件。三是做好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后半篇”文章。推动执法机关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指导2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引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四是部署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召开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制发《泗水县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8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夯实。一是基层基础建设有效加强。高标准打造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窗口进驻,实现“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全县13个镇街公共服务工作站依托司法所全部建成升级,整合司法所、法律服务所资源“所所合一”开展工作,设立40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开展“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完成司法所提档升级改造。指导8个法律服务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人员管理和所务管理。二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深入推进。强化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打造“泗事好商量”调解品牌,全县新培育“老贾说事”为代表的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18个,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形成10家县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和2家市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工作站的横向调解网络。完善人民调解与信访、综治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细排查+实化解+源治理”全周期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纠纷3466件,成功调解3458件。《一个司法所长的调解故事》在司法部《人民调解》杂志刊发。三是特殊人群管控不断强化。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提升年、“社区矫正警示教育月”活动,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全年走访、谈话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成员1000余人次,实现了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无死角、全覆盖排查整改。深化安置帮教人员“红黄绿”三色管理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警司联动”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水平。

(五)法律服务质效全面提升。一是扎实推进法律顾问工作。聘任6名律师担任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全县法律顾问实现100%全覆盖。深入开展“1村(居)法律顾问+1名法治带头人+N名法律明白人”工作,定期开展“法律进社区(乡村)”等组团式法律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村(居)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15800余人次,开展各类法治讲座1630余场次,接听热线电话137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820余起,审查村合同420余份。二是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就近能办、异地可办”的法律援助审批新模式,实现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的转变。推行法律援助全域通办铺设“零距离”服务路径,构建“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镇、村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建成率100%。深化法治护“新”行动,积极推行法律援助申请“经济状况承诺制”“容缺受理”,加大法援在线综合管理平台使用率,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801件,法律服务热线解答1160人次。三是深入开展公证便民改革。实行服务“首问负责制”,公示明确46项“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组建“济时公证·与企同行”公证服务专班,主动开展线上、线下办理公证事项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极大程度实现群众办证少跑腿。今年以来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647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泗水县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个别部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还不到位,行政执法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部分政府部门及镇街依法行政基础有待加强,一线执法、法制审核等关键岗位专业力量配备不足。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5年,泗水县司法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服务中心大局,保障改革创新,规范依法行政,突出法治为民,推进全县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泗水实践新局面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加强“一所四中心建设”。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智慧全能,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培树“泗事好商量”等一批调解品牌,行政复议中心创新推进“复议+调解”“规范+示范”复议工作制度,大力推进“智慧矫正”建设,确保全面规范运行。  

二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扎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继续深化“全链条闭环”述法机制,结合县委巡察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察、问题反馈等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适时开展规范执法专项工作和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专项监督,做好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试点工作;依托“泗企通”平台,规范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办理,积极组织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旁听案件庭审活动。加强安置帮教人员管理和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守好工作底线。

三是全面增强普法依法治理效能。开展全县“八五”普法终期检查评估工作,加强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成果展示。用足用好“互联网+”普法模式,推动法治宣传活动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加快推动“一区一带多点”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建设,做好儒家思想、仲子文化中法治文化挖掘,持续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质量、多维度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四是提升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紧扣“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主题,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等活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切实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管理的意识。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活动,为我县农村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五是不断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人员针对性长效性培训,举行法治讲座、技能比武、抽查考试等活动,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和实操技能。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深化开展行政处罚案卷“十佳十差”评选机制,以执法案卷评查(检查)为抓手,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



来源:泗水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