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庄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金庄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全镇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把牢政治方向。将法治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镇党委每季度听取法治建设专题汇报,开展集体学法4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4次;司法所长列席镇党政工作会议3次,法律顾问全程参与重大决策制度,党委会集体研究重要事项决策17件;调整镇法律顾问团队,群众咨询法律问题更加便捷;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出庭报备制度,行政应诉率100%,镇领导出庭率100%。
(二)坚持依法履职,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司法所+党政办+站所”协同联动机制,合法性审核决策事项6件;健全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开展伴随式监督30余次;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对全镇96家餐饮门店燃气安全问题现场整改154处,限期整改8处;查处违法建筑11处,拆除1800余平方,查扣处置机械车辆26台;对86家场所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对19家未按期整改场所罚款16270元;加强对辖区内40家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巡查力度,上报处理环境类案件445件。
(三)加强专项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依托镇“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坚持和创新“枫桥经验”,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900余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三失一偏”等194名重点人群,以及学校、医院等23处重点场所,逐一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社会面稳定。
(四)加强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000余份、悬挂宣传条幅12幅,开展《社区矫正法》《民法典》主题宣传月、“未成年保护法”等法治宣传活动;与“三官一律”等工作相结合,开展法律宣传进集市、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20余次;先后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100余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欠缺。针对基层干部、农村居民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居民没有开展经常性的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或不能有效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解决问题,甚至出现以恶还恶、莽撞行事问题。
(二)法律专业人才不足。截至目前我镇还没有本单位在职专业法律人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执法水平的提升;同时村级法律顾问工作整体成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村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还没有切实发挥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三)法律顾问团发挥作用不够。自2023年我镇与北京中银济宁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公益性合作协议书以来,截至目前没有进行有效的对接,设计规划的西芦城法治小院联建项目一直未启动,没有发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相关作用。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思想高度重视。继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各级党员培训计划,领导干部学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邀请镇法律顾问举办法治专题讲座。
(二)深化专项整治。加强重点人员防控,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派出所、卫生院、司法所等部门协调联动,定期入户走访,与村居加强沟通,确保人员稳定;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性疏导,充分发挥干部包村、党员包户作用,加大排查化解力度;对容易引发恶性案件的突出矛盾纠纷,及时将有关信息预警到公安等部门,及时介入、主动疏导。
(三)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执法队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细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打造一流执法队伍;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度和满意度;继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人员、镇村法律顾问、专兼职网格员等志愿队伍作用,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村居 法律服务面对面”等活动;加强普法阵地建设,综合运用“互联网+”媒体公益宣传、农村社区网格普法、镇域户外媒体法治展播等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来源:泗水县金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