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县经信局工作实际,现报告2017年度本单位信息公开情况。报告全文包括工作概述、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及互动交流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和公开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公共平台建设情况等十一个方面。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至。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利,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我局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深化信息公开,不断增强经信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在全体工作人员中不断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从源头上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措施。明确我局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公开范围、公开程序等,指定更新维护日常公开信息的工作人员,进一步细化了信息更新时限、职责任务等工作要求;明确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科室、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探索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单位内部信息报送考核办法,加大业务工作公开力度。
二、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为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调整充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全体中层正职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承办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负责公开信息的指导、审核、上传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制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制度》等,确保信息发布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三、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2017年,我局先后举办全民创业创新培训班、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企业规范化改制与挂牌上市工作培训会议等活动,免费培训560人次。积极组织企业到县外学习培训,组织多家企业参加了济宁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指导各镇街开展全民创业培训班、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960余人。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全年接待下岗职工来信来访150人次,落实市长、县长批转件11件。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和公开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成立权力清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权力清单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清理局机关各科室业务工作事项,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先后编制我局行政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部门责任清单,共梳理权力事项91项,其中:行政许可4项、行政处罚30项、行政强制1项、行政监督1项、其他权力7项、行政命令25项、部门责任3项、政务服务3项、内部管理9项、部门职责8项。进一步规范了局机关各项业务工作流程。编制印发我局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和业务手册,健全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简化程序,优化流程,确保规范运行。
五、主动公开信息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2017年,我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向山东中小企业网、《济宁日报》、县委信息科、县政府信息科、泗水党政网、《泗水大众》报社等单位报送政务信息,及时公布我局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全民创业、中小企业、节能降耗等重点工作进度情况,全年在在省级报刊、网站等平台发布信息4篇,在市级报刊、网站等平台发布信息7篇,在县级报刊、网站等平台发布信息35篇;认真维护中国·泗水党政门户网经信部门网页,安排专人适时更新相关工作信息。
六、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开情况
2017年,根据省经信委《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用户申报的通知》(鲁经信字[2017]1号)要求,本着降低重点企业生产要素支出,促进企业平稳发展的目的,针对我县附和细则要求的企业开展了用电市场化交易申报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于中国·泗水党政门户网上予以公开。
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情况
2017年,我局没有收到书面或其它形式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八、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年,我局未向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取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九、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7年,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主动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核。所有公开的信息由相关科室进行初审,再提交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审核发布,2017年未出现泄密事件。
十一、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推进情况
我局现有事业单位2个,分别是泗水县中小企业管理办公室、泗水县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我局已将上述2个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人员编制等基本信息在中国·泗水党政门户网站等网站予以公开,并根据要求适时调整更新相关内容。
十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7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在充实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包括:一是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信息更新还不够及时;三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建设不够健全。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7年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充实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重点推进与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以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着力推动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相结合。二是强化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附件2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县经信局)
统计指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104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5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79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25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19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6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
5.其他形式 | 件 |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
(二)被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 条 | |
(一)纸质文件数 | 条 | |
(二)电子文件数 | 条 | |
八、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九、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3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3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
十、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3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5 |
注:各子栏目数总数要等于总栏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