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馆镇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2-10-11 17:06:5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市县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要求,结合苗馆镇实际,现公布2011年苗馆镇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年报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1年,苗馆镇成立以镇政府镇长任组长的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制订《苗馆镇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关于成立苗馆镇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2012年,我镇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成立了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具体承办机构,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根据本镇管辖范围的区域划分,及时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组织召开本镇各单位、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三是多次召集相关单位、部门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加强协调指导,推动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二)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编制了《苗馆镇信息公开目录》、《苗馆镇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时公开了机构职能、政策信息、土地利用及政府管理、财政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督方式及程序等。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主动公开信息总数。全年共计公开信息220条,其中:我镇在县委、县政府内网站公开信息45条,镇公开栏、宣传栏公开信息共135条,下发文件公开信息40条。

    2、主动公开信息分类。在2011年主动公开的220条政府信息中,机构职能类4条,占1.8%;规划计划类18条,占8.2%;政策法规类13条,占5.9%;业务工作类123条,占55.9%;统计数据类16条,占7.2%;其他信息46条,占20.9%。

    (二)平台建设情况

    1、党政信息内网。2011年通过内网公开信息60条,有45条在全县范围内公开。

    2、公开电子屏。投资6000余元,建设高标准政务公开电子屏一处,镇政府及各单位、部门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开信息123条。

    3、文件下发。通过文件下发的方式全年共印发文件2600份。

    4、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制度。

    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

    全镇无公开申请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公开信息时,未收费。

    六、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全年未发生因违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而出现投诉、复议、诉讼情况。

    七、保密审查与监督检查情况

    (一)成立机构。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保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党政办。保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保密审查的日常工作,对拟公开的公文、信息是否涉密进行严格把关。

    (二)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电子政务网络使用管理制度、电子政务收发专管员管理制度。明确有关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确保保密工作顺利开展。

   (三)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一是制定《苗馆镇人民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由党政办公室确定并制作、更新,在起草公文和制作信息时,对文件内容是否公开提出拟定意见,对属于免于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说明具体理由,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报分管领导审批后报县保密领导小组审批。对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统一受理、分别办理”的原则,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根据工作职责分流到相关内设科室。二是重点加强对计算机系统信息和文件的保密防范。指定懂业务、会管理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加密计算机的管理工作,按有关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对县内各单位的办公自动化设备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协调。防止涉密信息上网,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按照“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了对涉密网络的检查。

    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问题。个别管区、站所对政府信息公开认识还不够到位,公开内容不够及时,部分内容没有及时公开。

   (二)改进情况

    1、加大公开力度。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全力促进公开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将公开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和全面。

    2、加强宣传培训。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提高各公开部门和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参与度和知晓率。

    3、加强监督检查。通过电话督查、实地督查、随时调度、定期通报等形式,强化监督检查。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