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按照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完成了《泗张镇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包括概述;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和公开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8年,泗张镇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贯彻落实《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进一步促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为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抽调精干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公开信息审查、网络维护、实时更新。同时建立各部门、各村信息员队伍,及时报送本部门、村居工作动态信息,经严格审查后对外公开。
(二)规范工作,健全平台。根据相关要求,认真对拟进行公开的政府信息由近及远开展梳理,分阶段逐步明确政府信息的公开属性,按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分类要求,坚持以主动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精心编制目录,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平台,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网站的结构和内容,及时将党委、政府工作的动态和亮点准确地向全社会公开,做到拓宽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形式。
(三)加强管理,确保到位。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平台搭建起来之后,泗张镇不断加强日常后台维护和运行,凡拟上网公开的信息均由分管领导进行信息审核,相关人员再进行信息发布,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到网站上。全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小组成员努力做到信息公开工作常抓不懈,不断研究制定和调整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案,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证信息的时效性,确保按时、按要求、按质量地完成信息公开工作。
(四)拓宽渠道,增加途径。为了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利用现有的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投诉、咨询申请服务;通过广播和信息栏等其他公开方式将政府信息进行公示;通过在办公场所上墙公示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同时,采用接待来访、电子信箱、传真电话等方式,尽最大限度地把政策、法规、政务动态及时对外公布。
三、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2018年,参加政风行风热线1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开展释疑解惑。对公众关切和疑惑,加强与宣传部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主动发声,回应质疑,澄清事实,凝聚共识,扩大政企、政民、政社互动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同时做好网上民声、公开电话等工作,接受公众建议和情况反映,有序引导公众参与。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和公开情况
2018年,泗张镇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做好深化改革相关信息公开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权力事项清单公开。推进权力清单标准化建设,实行清单动态调整,强化权力事项的动态管理与集中展示,在政务公开网站统一展示,做好权力事项的网上管理与公示。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公开。坚持需求导向,运用互联网技术,初步构建便民服务中心、微信便民服务小程序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多样化服务。
2、加大民生改善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公示栏、公开信、民意电话等多种渠道,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等救助政策等基本信息,主动公开卫生院信息,及时公开义务教育、食品药品监管、污染防治、安全生产信息。
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2018年度镇政府公开政府信息,内容更加全面,更新更加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43条。在以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为公开方式的同时,积极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丰富服务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刊、公开栏及其他多种方式,真正让群众通过便捷的方式、最少的环节,了解政务信息。
六、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情况
泗张镇认真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义务,不断完善规范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2018年,泗张镇没有受理、答复依申请公开或“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七、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8年,泗张人大建议0件,政协提案0件。
八、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没有发生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情况。
九、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泗张镇2018年未发生针对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未发生针对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未收到各类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
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2018年,未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出现过失密、泄密事件。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是充实信息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强化信息收集、编写、公布等工作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报送信息的主动性,保证公开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全面。三是规范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层层落实责任,按照已建立的监督、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强化对各政府信息公开的督查督办,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稳发展。
泗水县泗张镇人民政府
2019年1月17日
附件1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泗张镇人民政府)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221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0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3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66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5 |
二、回应解读情况(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1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0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5.其他形式 | 件 | 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被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 条 | 0 |
(一)纸质文件数 | 条 | 0 |
(二)电子文件数 | 条 | 0 |
八、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 个 | 0 |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门户网站 | 个 | |
九、镇街政府公报发行量 | ||
(一)公报发行期数 | 期 | 0 |
(二)公报发行总份数 | 份 | 0 |
十、设置政府信息查阅点数 | 个 | 0 |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 个 | 0 |
十一、查阅点接待人数 | 次 | 0 |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 次 | 0 |
十二、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0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十三、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2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15 |
注:各子栏目数总数要等于总栏目数量